1.缺乏兴趣:对任务不感兴趣,自然动力不足。2.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不懂得合理分配时间。3.压力和焦虑:担心做不好而产生逃避心理。4.习惯问题:长期形成的拖延习惯。5.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而分心。6.完美主义:害怕出错,迟迟不敢行动。《想要... 详细>>
误区一: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现代社会电子产品无处不在,完全隔离孩子与电子产品容易让他们产生反感,甚至在有机会时产生强烈的补偿性使用心理。误区二:使用电子产品作为奖励或惩罚手段 将使用电子产品作为奖励或惩罚,可能会让孩子对其产生更强的渴望。长此以... 详细>>
设定使用时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2至5岁的孩子每天使用屏幕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且应以高质量内容为主。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每日的使用时长,比如平日限制在1小时,周末适度放宽。这不仅能有效控制屏幕时间,还能让孩子感受到规矩的... 详细>>
即时反馈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和平板游戏,可以在短时间内给予孩子奖励和成就感。这种即时反馈让孩子更容易沉迷于游戏或视频中,忽视学习和现实中的活动。 缺乏替代活动如果孩子缺乏其他有趣的活动或陪伴,他们很容易将电子产品当作主要娱乐来源。尤其是当家长忙碌、无... 详细>>
1、找到导致自己抑郁的根源在哪里,对症下药,改变思路重新调整过来自己的情绪思维方式。 2、建议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测试一下,如果你是在网上测试的话,结果只能提供参考,并不能帮你诊断是不是抑郁症。 3、若确诊是抑郁症的话那就及时接受心理治疗或者是药物治... 详细>>
01有无原因:正常人的情绪抑郁是基于一定客观事物为背景的,即“事出有因”。而抑郁症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或者虽有不良精神刺激因素,但是常常有外人难以理解的不开心,给人“小题大做”的感觉。 02持续时间(病程):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 详细>>
焦虑症:表现为过度的担忧,伴随身体上的不适,如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头晕等。抑郁症:持续的低落情绪,对生活丧失兴趣、没有精力,严重时可能会有自伤倾向。强迫症:反复出现的强迫性思维或行为,让人觉得无法自控。社交焦虑症:在社交场合中过度紧张、害怕被评判,导... 详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考标准,用于判断担忧是否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担忧的强度:正常担忧一般是可以控制的,但心理问题的情绪反应往往会失控,让人感觉难以摆脱,甚至不知所措。频率和持续时间:如果焦虑的情绪和反应在一个月内大部分时间里都存在,并且不因事件消失而缓... 详细>>
一般来说,正常的担忧是短暂的、情境性的。例如,担心即将到来的考试、工作上的难题、或家庭问题,这些情绪在情况结束后会逐渐缓解。心理疾病则会表现出持久的、严重的症状,通常需要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来判断。常见的心理疾病症状包括:情绪长期低落:超过两周的... 详细>>
既然负面情绪会导致健康风险,那么有效的情绪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负面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心理调适:学会用理性的方法分析问题,避免陷入情绪的泥潭。可以尝试将负面情绪写下来,通过文字理清思路,缓解压力。 改善生活习惯多吃富含维... 详细>>
|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