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因素:主要与父母或其它教育者(长辈)可能有关系。过于严厉,要求很高,孩子总是达不到要求,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导致自信心建立不起来。 父母教育环境较宽松,对孩子的成绩和言语行为规范要求不高,或者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导致孩子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 详细>>
1、尊重、理解、接纳、关心、支持、帮助患者。 2、正确认识疾病,支持患者积极治疗、尽早治疗,反复发作者应该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定期到门诊复查,与医生沟通,监测病情和药物副反应,维持病情稳定,防复发。 3、病情不稳定时,注意防止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及早... 详细>>
1、自杀者不会暴露自杀企图?自杀者在自杀之前往往会或多或少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警告讯号,其实这就是他或她微弱的呼救之声,如被忽略会更加灰心失望。及时发现施以援手,则可避免悲剧的反生。自杀者常见的预兆讯号一是从语言、文字(文章、日记、微博、朋友圈等)流露... 详细>>
1、学习双相情感障碍的知识,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表现2、鼓励他坚持治疗,提醒他看医生的时间以及帮助他记录下他服药的时间、剂量等3、和他一起做事,帮助他认识到酒精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4、有时他会排斥你,记住这可能是病情的一部分,特别是转相时,即由躁狂... 详细>>
1.接纳自己的焦虑 首先告诉自己在这样的情形中,焦虑是正常现象,正是由于焦虑的提醒,才有更大动力配合疫情防治。此时此刻,“宅在家里”就是大作为。不要把自己的“焦虑”简单归因于自己心理素质差等其他负面因素。 2、对信息进行积极过滤 给自己固定查... 详细>>
#1、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 例如:将两脚平稳地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下,每天这样做二、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2、调整呼吸节奏 害羞使人呼吸急促。因此,要强迫自己做数次深长而有节... 详细>>
1.恐惧被别人注视: 恐惧自己会做出丢脸的言谈举止或表情尴尬;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张口结舌;怕吃饭时由于有人注视而丑态百出;恐惧得手发抖以致无法写字;害怕在公共场所呕吐等;回避见人、所有公众场合;焦虑,面红、心慌、震颤、出汗、恶心、尿急 等;在公共厕... 详细>>
#1、社交能力弱 害怕和人打交道,在社会上的关系比较单一,紧张,朋友不多,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别人问什么都不敢回答,更不敢谈感情问题。 #2、引发心理疾病 造成它的主要原因就是患者内心出现一种不安、恐惧。在社会上很难生活下去。对... 详细>>
20~50岁的中青年人群。更年期女性。长期独居的老人。长期心理压力大、工作压力大的人群。健康提示:本症虽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确是一种病态或心理障碍,由此所造成的心脏神经功能紊乱也确给患者带来莫大痛苦。因此,经常出现有心慌心悸等感觉需要尽快去专科医院... 详细>>
1. 心悸:是最常见的症状,自觉心跳,心前区搏动和不适,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更加明显,纯属患者主观感觉,客观检查无任何发现;但有时可见心尖搏动较强有力,或窦性心动过速,偶有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或短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轻度活动可使心率不相称地明显加快,患... 详细>>
|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