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眠及生活规律的改变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往往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失眠又重现(包括不典型梦境)。最初患者推迟睡眠的时间,称:我不想睡,以后则又强调我住院期间或前阶段睡得太多了,我现在不想睡,以致发展到生活规律失控,半夜外出,通宵达旦不归,相伴出现了其... 详细>>
NO.1非药物治疗适合于首发失眠病人,或结合药物治疗,对减少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的药物治疗剂量和副作用均有利。 01建立规律的生物钟对于失眠患者,比较合适的上床时间为晚上10:30左右,下床时间为早上5:30左右。不管睡不睡得着,都要坚持这个上、下床时间... 详细>>
入睡困难,比如躺在床上很久(超过30分钟)还不能入睡; 睡眠维持困难,比如你睡着后,会频繁(超过2次以上)的醒来,醒来时间超过30分钟,或醒后难以再睡着; 早醒,比如你明明打算7点起床,却早于(超过1小时以上)这个期望时间,就醒了; 对睡眠质量不满意... 详细>>
精神科药物起效一般需持续服药2周左右(镇静助眠药除外),在此期间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增加药量至足量控制病情。 切勿急于求成而过量服药,这会影响到神经系统、肝肾功能、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等,轻则头晕呕吐,重则引起病情加重,过度抑制或兴奋,甚至可能... 详细>>
出现精神症状,无论是焦虑、抑郁或幻觉、妄想等,都提示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往往跟神经递质功能紊乱相关。 因此,精神科药物主要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来纠正神经系统紊乱。有的患者由于快速控制病情的需要,服用的精神科药物品种较多、药量较大,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 详细>>
精神疾病大多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我们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类似,病程较长,药物是最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如:抑郁症具有高复发性,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发作间歇期逐渐缩短,治疗也会逐渐变得困难,以至于发展成为难治性抑郁症。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发作次... 详细>>
1、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焦虑剂和协调兴奋与抑制之间平衡的药物。 2、通过多样化活动调节大脑神经功能,多样化活动之所以对治疗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由于大脑广泛区域神经过程交替活动,使脑细胞得到了锻炼,逐渐增加了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诱... 详细>>
1、有逃避幻想我们都有一种内置的情绪韧性元素,它能帮我们度过创伤和焦虑抑郁时期。逃避幻想是这种天生的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大脑的边缘系统知道你目前所处的状况会对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会发送出让你逃离的信号。这个大脑部位(前额叶平层)进化得越好,就越能用逻辑和... 详细>>
一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对于身体节律的稳定至关重要。患者应该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减少发作的风险。 二均衡饮食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提供必要的营养。患者应该避免那些可能诱发发作的食物,同时确保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适量运动适量的体育活动可... 详细>>
首先要明确的是,患者必须经全面检查,大脑神经离子通道无病变,脑电信号能正常传导的前提下,遵医嘱停药,不能自作主张贸然停药。 贸然停药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增加发作的风险、影响情绪稳定,甚至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干扰。因此患者和家属在考虑停药... 详细>>
|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