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精神内耗容易造成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导致健康受损,一般可采取保持心态乐观、适当运动等方式停止精神内耗,具体内容如下: 保持心态乐观:精神内耗通常会表现为过于焦虑或者悲观,在此过程中会消耗人体的气血,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保持心态乐观,情绪平和,避免过... 详细>>
精神内耗的表现因个人情况、所处环境不同等而有所差别。长期内耗会让人自觉疲惫,进而影响个人情绪,降低信心,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若发现自身有以下几种现象,需要引起注意: 01心理疲惫: 因精神内耗会不停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消耗过多,会使... 详细>>
服用精神疾病药物期间,对饮食情况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但尽量不要吸烟、饮酒,因为吸烟、饮酒都会影响药物在我们体内的浓度,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合用药物方面,就要因药而异、因人而异了,毕竟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 01茶 不可用茶水送服的药物:抗抑郁药、镇静... 详细>>
01提高重视程度 很多朋友出现上述躯体化症状后,会到相应内科诊室治疗,但可能查不出原因。此时,可以考虑到精神科看一下,尽早识别干预,进行治疗。 02接受“共病”的诊断理念 当前,“共病”的概念让临床医生不应再局限于单一的诊断指导治疗,而是从生物、心理... 详细>>
躯体化症状是潜意识愿望被压抑的产物,即一个人将自己的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躯体症状,从而摆脱自我心理上的困境。换言之,不愉快的情绪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正常表达,而是通过躯体化反应得到代替表达。其症状表现多样,如头、颈、胸、腹、四肢等部位的疼痛感;恶心、呕吐... 详细>>
简单来说,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一样,是疾病的一种。一些躯体疾病往往伴随着情绪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还有就是心理问题造成的躯体疾病,像这部分人群反反复复进出于各大综合性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却始终检查不出问题,但症状... 详细>>
当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时,最先被攻击到的是身体的免疫系统。 70% 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这是导致出现病症的最大原因之一。 不同情绪会攻击不同的器官,常见的有: 焦虑、紧张多会引发肠胃疾病 烦躁、易激惹的人更容易出... 详细>>
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以下的康复锻炼活动来渐渐回归社会: 1日常生活和社交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和角色扮演,提高个人生活、理财、就医等日常活动能力,改善社交技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认知训练:通过认知训练改善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为功... 详细>>
1.跟孩子的朋友、同学了解孩子最近的心理状态,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孩子出现情绪的异常反应。 2.主动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可以询问孩子是否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 3.如果孩子表现出抗拒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也可以跟专... 详细>>
1生理变化:发现孩子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早醒、内分泌紊乱等情况。 2情绪变化:发现孩子由活泼开朗变得多愁善感。 3行为变化:发现孩子行为与此前明显不同。 4学业变化: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不进去。 5人际关系变化:发现孩子没... 详细>>
|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