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关系紧密。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交等心理活动中出现异常,但尚未达到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多数心理障碍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自我调节得到改善,甚至完全康复。 然而,二者的界限并非绝对分明。像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 详细>>
仪表方面部分穿着打扮可能极为夸张另类,也有人完全忽视个人形象,呈现出蓬头垢面、不注重个人卫生的状态。 意识状态在意识层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常陷入呆滞状态,注意力难以集中。同时,在定向力方面,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认知出现偏差,无法清晰辨别。 知觉方... 详细>>
认知”指个体获取、加工、存储和运用信息的过程,这涉及到一个人的思维、知觉、注意、记忆、语言、解决问题等诸多心理流程。在正常的认知过程中,一个人方可理解自身和阐释外部世界,并对所遇之事做出恰当的反应。倘若认知功能受损,就会损害个体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受... 详细>>
01过度担心这是焦虑症较为典型的表现之一。患者往往会对很多事情表现出过度的担忧,这种担忧远远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比如,工作中一个小任务还没开始做,就不断担心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哪怕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而且这种担心常常是持续性的,... 详细>>
01症状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神经衰弱的症状复杂多样,但其核心症状与精神心理因素紧密相连。例如,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大脑神经功能失调,进而引发神经衰弱。精神科医生在评估和诊断时,会重点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心理压力源以及认知... 详细>>
1. 注意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或休息,定期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2. 控制血糖血压:定期检查血糖血压,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控制它们在正常范围内。3. 平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12和其他必需营养素,以维持神经系统的健康。4. 加强锻... 详细>>
手麻和手抖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神经压迫: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不正确的姿势可能导致神经受压,引起手臂、手腕或手指的麻木和刺痛感。2. 循环问题: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导致四肢供血不足,从而引起麻木和颤抖。3. 缺乏维生素B12... 详细>>
01目标管理当我们在短时间内追求的目标越多,越容易感到压力,越容易紧张。所以,在平时要注意自己的目标管理,生活目标、工作目标不要设置过多,同时要避免目标之间发生冲突。 02任务分解当有重大或多种任务时,要善于利用任务分解法,把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按计... 详细>>
1专注于当下做的任务随着专注精力投入到当下的任务,焦虑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2放松训练呼吸放松和肌肉放松是常用的缓解焦虑的方法。在焦虑时要关注一下自己的呼吸,需要控制呼吸、均匀呼吸,不要让自己的呼吸频率变快,焦虑就不会加重。 3适度运动焦虑时,如果... 详细>>
|
|

太原安定医院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