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抑郁症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 抑郁症在当今人群中并不少见,这是一种因为多种因素而导致的疾病,比如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环境等等。 但同时,很多人对抑郁症一知半解,延误了抑郁症的最佳治疗时机:或者是得了抑郁症,就觉得人生绝望了;又或者由于家属的无知,... 详细>>
这里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关于抑郁筛查的量表,如果你出现了下面这些情况,并且持续两周以上,那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 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情绪低落,总是高兴不起来;· 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自我评价过低,... 详细>>
心情差可能是你“抑郁”了,但和得了“抑郁症”是不同的。很多人会混淆“抑郁”和“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难过的情绪,是人体自身可以调节的,因此这种难过的心情差只是暂时的。 而抑郁症又叫抑郁障碍,它是一种包含情绪、躯体和认知症状的多维障碍,其最典型的特征便... 详细>>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也正在遭受失眠的折磨,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01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减少额外的噪音、灯光和干扰。比如可以采用遮光能力较强的窗帘,从而保证较暗的室内环境。可以将卧室的温度控制在18℃~22℃,适当降低体温,引发睡意,从而有利于睡眠... 详细>>
看完这些危害,是否决定今晚开始要好好的睡觉,可是对于一部分来说“不是不想睡,而是睡不着!”“睡不好”“睡不够”。 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睡眠维持:夜间觉醒次数超过两次或早醒; 睡眠质量:多噩梦; 总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 日间社会功能受... 详细>>
这些睡眠障碍可能会造成身体免疫系统、内分泌、大脑等各项功能的紊乱,表现在各种方面: 1、扰乱内分泌 有很多重要的激素会在睡眠期间分泌,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褪黑素。 此外,睡不够会引起身体应激反应,使机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分泌更多的皮质醇激素,容易... 详细>>
药物治疗:心境稳定剂(包括碳酸锂以及抗抽搐药丙戊酸盐、卡马西平),对躁狂症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且不会引起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 心理疏导:需要患者家人或朋友帮助其倾吐心事,从人际关系或专业心理治疗团队中获得更多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支持。 物理治疗:通过光... 详细>>
给大家以下几点小小的建议: 1.首先要正确对待睡眠障碍,它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问题,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其次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如睡眠心态放松,睡前不要剧烈运动,不要看剧情惊险的电视剧,可以温水泡泡脚... 详细>>
失眠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从短期效应来看,睡眠不足直接影响的是第二天的工作与学习,精神萎靡,疲惫无力,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 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危害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大多数患者长期失眠,越想睡越睡不着,越急越睡不下,易引发焦虑症。 同时失眠对于很多... 详细>>
1.睡眠启动和维持困难 患者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也常常有睡眠间断,夜间平均要醒4-6次,或者是尿频,或者翻身困难、肌肉疼痛、抽搐,或者是恶梦惊醒、梦境异常、焦虑等等。 2.睡眠行为障碍 主要有快速动眼时期的睡眠行为障碍,睡眠一般分为快动眼时期或慢动眼... 详细>>
|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