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绝大部分家长“并不是不关心孩子,可该如何观察他们的情绪?如何分辨抑郁症呢?” 青少年正处于情绪非常丰富的时期,也是情绪不稳定、容易波动的时期。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抑郁““焦虑伤心等情绪其实是很常见的,也是正常现象。 通常这些负面情绪并不... 详细>>
鱼类食品鱼肉中的omega-3脂肪酸,特别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助于减少炎症反应,提高5-羟色胺水平。 5-羟色胺是影响我们情绪的关键神经递质之一,因此从饮食中摄入大量DHA可帮助调整心态,控制情绪。建议每周至少食用两份含脂肪的鱼类。 绿色蔬... 详细>>
在相关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与人们普遍认为的甜食可以使心情变好恰恰相反,长期食用甜食会使人患上抑郁的风险增加! 甜食总体上来看,并不会改善人的情绪低迷的状况。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总爱吃甜食,过多摄入糖分,可能会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首先,大量摄入甜食能... 详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感到情绪低落、焦虑、疲倦或者无法集中注意力。这些都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 下面我将为你提供一些方法,帮助你判断自己是否出现了心理问题。 01.自我观察 注意观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变化。 如果你发现自己情绪波动较大,经常感到沮丧、... 详细>>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缓解焦虑症患者濒死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性认知,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减轻焦虑和恐惧。常用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放松训练等。 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缓解焦虑症患者濒死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详细>>
通常,焦虑症的濒死感并不是真正的死亡,焦虑症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患者不必过分担心。 心理体验和过度担心的感觉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患者会出现紧张、烦躁、出汗、颤抖、睡眠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呼吸急促、窒息,认为自己快要死了,但这只是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 详细>>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焦虑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会出现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出汗、脸红、震颤等症状。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就会产生濒死感。 认知曲解焦虑症患者的思维方式与常人不同,往往存在负性认知,如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评价、对环境和他人不适当... 详细>>
1、当他的情绪稳定时,告诉他研究表明躁郁症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病情。不吃药,他病情加重的几率会增高,增加住院、监禁、自杀、暴力行为(成为暴力的牺牲品)等的风险。2、与病人建立合作关系至关重要。这意味着倾听你所爱的人的恐惧,无论是围绕诊断的恐惧还... 详细>>
双相情感障碍久不治疗和其他精神疾病一样,会带给人们一些极大的危害: 01遗传下一代:由于遗传导致患上双向情感障碍的几率是很大的,父母中有人患双向情感性心理障碍时,子女患此病的概率要高于其他人,专家说,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所以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详细>>
1定期复诊看医生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要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合理调整药物剂量,为患者病情稳定打好基础;另外,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减药或停药。 02学会识别精神心理疾病复发先兆家属应特别留意患者是否有以下方面的变化,出现下列问题应及时... 详细>>
|
|

太原安定医院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