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观心态法 对于心理障碍的人,要常常进行自我疏导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对于治疗心理障碍是非常重要。因此,有心理障碍的人可以从现在开始尝试放缓自己的步调,待人接物不急不躁,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可以让... 详细>>
1、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心理障碍,找到诱发心理障碍的因素 想要治好心理障碍,首先要正确的认识这种心理疾病。用正确的态度和观念来坦然面对自己患病的事实,不要回避导致心理障碍的因素。只有患者正确认识了导致自己患病的精神因素,才能找到克服自己个性缺陷的... 详细>>
(1)遗传;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2)生理激发状态高,研究指出焦虑症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较一般人容易被激发; (3)神经质倾向高、容... 详细>>
1、学会进行自我疏导 轻微的焦虑可以适当的进行自我疏导,首先就要克服焦虑的心理,一定要正视这个疾病。不要认为这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精神疾病,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主动性的接受治疗,要学会把主要注意力转移。 2、要学会控制呼吸 对于焦虑症比较严重的情... 详细>>
同样是焦虑,也有不同的类型与表现。根据三个标准可进行不同的区分: 1)焦虑的强度,可以用来区分“有点焦虑”和“极度焦虑”的人。简单说来,这就是想要把事情做好和想要一切都完美无缺的区别所在。 2)对主体日常生活的影响。由此区分出“好胜型”焦虑者... 详细>>
1、生活中并没有引起焦虑的事情,但是心里总会莫名其妙地起急,每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会感觉到不踏实,无时无刻在紧张,容易心神不宁,烦躁不安,甚至感觉好像有祸事降临这些表现; 2、躯体上会有不舒服,例如经常会突然出现胸闷、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头痛、... 详细>>
一、行动的改变:患者毅力活动减低,很难聚精会神地作业,虽然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志向,但很少兢兢业业去做。他们想参加交际,但又缺少交际的勇气和决心。患者处处体现被迫和过火依靠,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肯负责任。通常说,郁闷性神经症很少轻生,但也有有些患者... 详细>>
1、学会放松:一般焦虑症患者会伴有身体发抖、肌肉紧张以及心慌等不良反应。学会放松身体能减轻以上不适症状,缓解焦虑感。另外,当出现不适时可以深呼吸,能快速消除紧张感,克服焦虑的情绪。 2、多休息和向他人倾诉:多注意休息,每天有7~8个小时睡眠时间... 详细>>
1、患有躯体疾病 当患有躯体疾病时如三高、糖尿病、鼻炎或肿瘤等,一直害怕病情发展而危及生命,从而产生焦虑情绪。若是这种焦虑情绪没有得到缓解的话,可造成焦虑症。 2、太清高 一般高学历的人自视清高,自我感觉良好,非常渴望成功,但不懂得妥协。在... 详细>>
1、躯体不适症状:这是焦虑症患者常有早期症状。在疾病进展期通常伴有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尿意频急、头昏、眩晕、恐惧、晕厥、心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等。严重者出现月经不调、停经、性欲减退等。 2、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绝大多数焦虑症... 详细>>
|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