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习惯:避免晚餐吃得过饱,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或瑜伽,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放松身心:尝试冥想、深呼吸或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睡前可以听一些轻柔的音乐或阅读,帮助身心放松。 限制白天小睡:如果你白... 详细>>
睡眠时长是否充足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睡眠时长应该在7-9小时之间。如果睡眠时长不足或过度睡眠,都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睡眠质量的高低 睡眠质量的高低可以通过睡眠深度、睡眠周期等指标来判断。良好的睡眠质量应该能够满足身体和大脑的修复需求。 睡... 详细>>
01情绪管理保持良好情绪,不仅对生活质量有极大提升,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也有积极影响。 02生活习惯病情稳定和好转后,规律的作息有利于身体的恢复。避免疲劳,防止压力过大。 增加体育锻炼、户外运动、旅游疗养,例如听音乐会、爬山、打篮球等,可适当增强身体... 详细>>
1压力太大在面对生活或者工作带来的较大压力时,如果不懂得调节,长时间在高压环境中,人就会变得紧张,焦虑,出现不良的心态和各种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神经衰弱。 2失眠神经衰弱的产生还和失眠有关,如果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夜间无法安稳入眠,身体持续处... 详细>>
1、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却总忘东忘西,出门忘了带钥匙,上学上班忘了带手机等等,刚做过的事情转眼就忘。 2、每天无精打采,上班上学昏昏欲睡,到了睡觉的点就精神。 3、情绪波动大,为一点小事就可能郁闷,别人一句无心之语就能被激怒,引发一顿怒吼,但事后就后悔不... 详细>>
01平时我们要加强对精神心理疾病的科普宣传及学习,消除大众对精神疾病的偏见。 02对于患者本人而言,也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疾病,了解自己。 03接纳自己或家人患病的现实,不要因为患病而感到愧疚,因为需要治疗的是病而不是人,要及时帮助自己或家人寻求... 详细>>
精神疾病其实与别的疾病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只是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法不同,不能对精神疾病有歧视。 所以,家属要正确看待精神疾病,要用一颗平常心,勇敢地面对外人,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 并且,我们要意识到精神疾病是可治的。一旦发现家人有精神疾病... 详细>>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发烧、感冒、身体不舒服时,会意识到自己生病了,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然而对于大多数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来说,患者及家属往往并不愿承认自己“心里生病了”,更不愿为此接受治疗。这是为什么呢? 病耻感在作祟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对精神心... 详细>>
2015年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发布了《中国双相障碍(躁郁症)防治指南》(第二版),从临床评估、诊断、治疗、管理、监测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提出了全面治疗、优先原则、提高患者依从性等综合性治疗方法。 在医院的临床实践中,躁郁症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 详细>>
2011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发起的双相情感障碍诊断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双相情感障碍及其亚型双相情感障碍I型、II型被误诊为抑郁症的比例分别为20.8%、7.9%和12.8%。 来自欧美国家的统计资料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首次就诊的误诊率高达69%... 详细>>
|
|

太原安定医院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