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2 来源:太原安定医院 我有问题要问医生>>
1.脑回路——“注意力之湖”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巨大的湖泊,负责分配注意力的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指挥中心”。成年人经过多年“训练”,可以控制注意力在不同任务之间流转,比如一边炒菜一边盯着时间。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之湖”可就没那么平静了!他们的注意力更像是一条小溪,轻易就会被某个漂亮的石子或一只小虫带偏,于是刚才还在搭积木,下一秒就奔去窗边看小鸟。
2.“延迟满足”——“我现在就要!”
成年人普遍都有“延迟满足”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忍一忍”。比如下班之后先做家务、整理房间,再享受片刻的美剧放松时光。然而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忍耐力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们的脑子里是“零延迟模式”:“我现在就要!”——他们不会想“等一会儿再玩”或“先写作业再看电视”,因为他们的大脑中“计划”这部分的“电路”还在成长之中,甚至可以说是“施工状态”!
3.本能与脑力的拉扯——控制冲动之“难”
小朋友的大脑像一个小工地,里面负责调控行为的“前额皮质”还在发育。前额皮质是管自控力的“总工程师”,可它发育得非常、非常慢——有研究表示,前额皮质完全发育成熟可能要到25岁!对孩子们来说,冲动是脑内“临时工”,比起“总工程师”效率高太多,几乎是见什么就来什么!所以说,看到一堆零食想立刻开吃、玩具被抢就哭闹,这些都只是他们脑中本能与“计划力”在激烈搏斗。
4.好奇心的“强烈燃烧”——新鲜感大于一切
对于孩子来说,这个世界充满了新奇和未知。成年人可能不会因为看到一只甲虫而兴奋不已,但孩子不同,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有着强烈的“好奇引擎”。这个引擎驱动他们探索、试探、尝试,几乎不管后果——在他们眼里,泡泡、沙堆、小狗、风筝都是无比重要的“重大任务”,相比之下,吃饭、睡觉这些“日常任务”就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别再怪孩子为什么会玩到忘了吃饭啦,这纯粹是因为大脑的“好奇心主控系统”启动了!
5.如何与“不自觉”孩子和平共处?
既然知道了“不自觉”的科学原因,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可以试试调整心态。孩子“不自觉”并不意味着他们故意“不听话”,其实他们的小脑袋就是这样“设定”的。以下几个小技巧或许可以帮您和孩子的“不自觉”更和谐地相处:提前预告:提前告诉孩子接下来要做什么,比如“十分钟后要去吃饭了哦”。提前的提醒可以帮助他们“提前切换频道”。设定小目标:大任务不如分成小步骤,比如“把玩具收拾到篮子里”,而不是“把房间整理好”。小目标更容易让孩子在“施工中的前额皮质”里处理。放轻松:如果孩子玩得不想停,不妨给他一些灵活的时间,让他“玩够了”再开始新任务,您也少操一份心。
更年期综合症不治疗有什么危害?更年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时期的女性脾气暴躁,蛮横无理,极易导致家庭分裂。女性更年期后...【详细】
在了解到自身存在心理障碍后,人们最初的情绪反应通常是自卑,觉得自己被归为软弱无能之辈。实际上,一个人是否患有心理障碍,并...【详细】
|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