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4 来源:太原安定医院 我有问题要问医生>>
焦虑是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紧张不安感,是个体预感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所引起的负性情绪体验。焦虑过程伴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和动作、行为表现。正常的焦虑情绪,原本是人类的一种保护性行为,但长久过度却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焦虑和担心则会导致焦虑障碍。
焦虑的预防和自我调控。中医强调未病先防,焦虑也是如此。只要在病情严重前及时找到疾病发生发展的端倪,并采取合理干预措施,治疗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具体的方法有:
1、亲情沟通。患者家属可以通过家庭会谈的方式进行心理协调,建立良好的家庭气氛,解除患者焦虑以及其他消极的心理状态。
2、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常惬”,不要老是追悔过去,埋怨自己当初这不该,那不该,而应该保持心态,心情稳定,避免大喜大悲,凡事想得开,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现实,焦虑自会缓解。
3、转移注意力,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正视它。不要用其他理由来掩饰,树立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运用注意力转移的方法,比如去参加一些体育、文娱活动等,或者户外运动,一时消除焦虑,当注意力转移到新事物上时,心理上产生的新体验会帮助妻子和取代焦虑的心理。《想要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 0351-5632239 或者在线沟通。
更年期综合症不治疗有什么危害?更年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时期的女性脾气暴躁,蛮横无理,极易导致家庭分裂。女性更年期后...【详细】
在了解到自身存在心理障碍后,人们最初的情绪反应通常是自卑,觉得自己被归为软弱无能之辈。实际上,一个人是否患有心理障碍,并...【详细】
|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