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低落 未成年人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情绪低落,他们常常感到悲伤、沮丧、无助,丧失兴趣和快乐感。 他们可能无法从平常的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 2睡眠问题 抑郁症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的睡眠质量下降,表现为失眠或过度睡眠。 他们可能难以... 详细>>
1学业与社交压力 未成年人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学业压力。 高考、升学压力等学业问题是未成年人容易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的学业压力可能导致情绪困扰和自我价值感的下降。 另外,同伴关系的问题,如欺凌、排斥、孤立等,可能使未成年人感到无助、... 详细>>
长期缺觉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等慢性病以及焦虑抑郁的风险。如何应对失眠,来听听专家意见。·实用指南 1. 白天多晒太阳:阳光能促进褪黑素夜间分泌,稳定生物钟。 2. 午睡不超过30分钟:避免“透支”晚上的睡眠动力。 3. 睡前2小时“放空”... 详细>>
怎么样才算失眠?失眠表现为入睡难(超过30分钟)、易醒(醒来≥2次)、早醒(提前1-2小时)或醒后疲惫。 每天到底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才合适呢?专家说,不同年龄阶段的睡眠时长不同,无需强求8小时,睡眠质量更为重要。不同人群,失眠的原因各不相同,具体根据... 详细>>
1神经系统的“误读”长期压力导致大脑边缘系统异常活跃,错误解读身体信号,放大细微不适感。 2心理防御机制潜意识将无法处理的情感冲突(如愤怒、愧疚)转化为躯体症状,避免直面心理痛苦。 3生物学因素研究显示,此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更高,可能与血清素、去甲... 详细>>
1症状多变且部位不固定今天头痛,明天胃胀,后天四肢发麻……症状可能涉及多个器官系统,且位置、强度时常变化,不符合单一疾病的规律。 2对健康的过度焦虑患者坚信自己患有严重疾病,即使检查结果正常,仍反复就医或上网查病,陷入“疑病-检查-更焦虑”的恶性循环... 详细>>
预防抑郁症需要从生活方式、心理调节等多方面入手。以下是有效的方法: 1让身体动起来。不必强迫自己进行高强度训练,重要的是让身体保持活动状态。可以是晨间散步、居家瑜伽,或者简单的拉伸运动。运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能有效改善情绪。记住:动总比不动强,哪怕只... 详细>>
01 情绪失控小事也能引爆情绪,抑郁症患者往往会对日常琐事异常敏感,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强烈的焦虑、烦躁甚至愤怒。他们内心渴望把事情做好,却总是无法出行动,这种无力感会进一步削弱对生活的兴趣,最终陷入"什么都不想做"的状态。 02疲惫感如影随形除了情... 详细>>
(一)类型 01社交性快感缺失:无法从人际交往中获得快乐,回避社交活动。 02身体性快感缺失:对触觉、味觉、视觉等感官刺激反应迟钝(如食物变得寡淡无味)。 03预期性快感缺失:丧失对未来愉悦事件的期待能力,即使计划好的活动也难以激发动力。 (二)生... 详细>>
耐受性增加:长期饮酒后,身体对酒精产生适应性变化,如同对某种药物耐受性增强一样。患者需不断增加饮酒量才能达到起初少量饮酒时的满足或愉悦效果。例如,起初喝一杯白酒就有感觉,酒瘾严重后可能需三四杯才有相同反应。 戒断反应:停止饮酒时,会出现手抖、心慌意乱... 详细>>
|
|

太原安定医院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