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来源:太原安定医院 我有问题要问医生>>
1首先:遗传性。
大量的研究显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生都有明显的影响。
虽然抑郁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针对遗传因素成因,我们可以详细的了解家族历史,做到有备无患。
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抑郁是神经兴奋抑制不均衡问题,大脑疲劳时,小脑就会兴奋,而小脑主管肌肉和运动,所以脑力工作后适当运动有助于良好情绪的培养。
所以,如果孩子可能有抑郁症的遗传倾向,但是又保持营养健康,注意运动和睡眠,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将显著抑制甚至消除发生抑郁症的机会。
所以,对于曾经患过抑郁症的父母,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会大大降低患病的危险。
我们相信,父母自己淋过的雨,肯定会为孩子撑起一把伞。
2其次:缺少关爱也可能是抑郁症的原因。
童年缺少父母关爱,得不到父母的认可,甚至还遭到父母的责备。
这些都会加速患抑郁症和其它精神健康疾病的风险。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沉入抑郁的阴霾?
青少年抑郁症的患者通常在生活中与父母、同胞、同辈关系不和谐,从小缺乏父爱母爱,或是在相处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经常发脾气或使用暴力。
另一方面,目前离异家庭越来越多,父母长期分开,缺少亲情陪护,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型时期的留守儿童,若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引导和照顾,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此外,生活条件越优越,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可能就越高,孩子们小小年纪就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稍微调节或沟通不当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成人有一种自我减压的方式,而儿童对减压的渴望往往被成人忽视或不理解。
例如,当孩子说"我好没用"、"我想死"等似乎是成人的话语时,它实际上是向大人们发出求救信号,但父母要么被忽略,要么受到斥责。
在孩子最无助的时候,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反而换来一顿斥责也不理解,这无疑是加速孩子抑郁的步伐。
别说是一个孩子,就算是大人,长期得不到上司的肯定,亲人的关怀,也会怀疑自己。
3最后是:生活环境。
儿童的抑郁倾向,除了先天性的可能,也会与生活环境有关。
当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负能量,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谈论孩子的好与坏,这也会让孩子抑郁。
与成年的抑郁症者相比,青少年更易表现脾气暴躁、易激惹、对亲情冷漠、思维迟缓、学习成绩下降、自残自伤等行为。
很多家长可以接受孩子身体患有其他疾病时,如感冒发烧、肠胃炎、甚至痛经等发作时身体不舒服的状态,会接纳、理解、照顾孩子,允许孩子休息,直到恢复健康后再去正常学习。
往往有些认识不到抑郁症也是一种疾病的家长,会主观认为孩子抑郁就是“懒”、“不够勤奋”、“不想努力”、“意志力不够坚强”,认为通过鼓励、督促、要求、施压让孩子勤奋起来,就能恢复正常。
更年期综合症不治疗有什么危害?更年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时期的女性脾气暴躁,蛮横无理,极易导致家庭分裂。女性更年期后...【详细】
在了解到自身存在心理障碍后,人们最初的情绪反应通常是自卑,觉得自己被归为软弱无能之辈。实际上,一个人是否患有心理障碍,并...【详细】
|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