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18 来源:太原安定医院 我有问题要问医生>>
戒不掉酒,有时不止是“好这一口”那么简单。
酒精是一种典型的中枢神经抑制剂,对人的脑功能、神经系统都有影响。长期喝酒、酗酒,很容易使人出现情感、思维、认知和生活模式的改变,包括对喝酒相关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和行为等,严重者会导致酒精依赖。
上述情况一旦出现,戒不掉酒的原因,很可能就不止是“爱喝”、“好这一口”那么简单,它涉及心理、认知、社会甚至疾病等多方面综合因素。
而很多戒酒的方式,仅仅只是针对其喝酒行为,简单切断患者与酒精的联系,忽略了其他因素,比如患者在对喝酒的认知方面存不存在问题,有没有其他社会因素影响等。
如果演变成酒精依赖,就不是单纯戒酒能解决的,需要进行心理社会方面的综合干预,纠正其心理行为障碍和错误认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才更有助于“断根”,使患者更好地回归正轨。
综合干预(心理社会)的不同治疗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治疗前期。主要以增加治疗动机、提高患者自信心与自我效能为主。
治疗中后期。主要是矫正酒精依赖导致的各种心理社会问题,帮助患者学习各种心理社会技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预防复发。
综合干预(心理社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激发治疗动机。患者内在动机的激发是关键。因此首要目标就是帮助患者认识到酒精滥用对生活造成的影响,以及治疗对改善现状的积极意义,帮助患者纾解对改变自己的矛盾心理,激发治疗正向动机。
提高自信心与自我效能。长期喝酒、酗酒,对生活、工作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危害,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可能导致患者更加缺乏自信,陷于酒精中难以自拔。所以要帮助患者提高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相信自己能走向康复之路,激发自我效能。
提高治疗依从性。任何疾病的治疗,都需要患者遵从医嘱,酒精依赖也不例外。特别是需要服药控制病情,如果患者依从性较差,将直接影响效果。所以要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
提高心理应对技能。长期滥用酒精不仅容易引起情绪不稳、悲观、自卑、易怒等心理行为问题,还容易使患者缺乏应对挫折与压力、自我情绪调节、自我认识等方面的心理技能,容易导致复饮,所以要锻炼患者的心理应对技能,提高对酒精的抵抗力。
预防复饮。心理社会干预其中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针对复饮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相应干预,降低复饮几率。
改善家庭关系。酗酒还可能影响到家庭关系,甚至导致一些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而家庭支持对患者康复也很重要。所以改善家庭关系,获得家庭支持也是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调整患者生活环境,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康复计划,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使酒精依赖患者具有相对良好的康复环境及氛围。
温馨提示:如果本文无法解答您的疑惑,您可以咨询在线专家,太原安定医院专家将与您及时沟通,根据病情推荐治疗方案。
更年期综合症不治疗有什么危害?更年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时期的女性脾气暴躁,蛮横无理,极易导致家庭分裂。女性更年期后...【详细】
在了解到自身存在心理障碍后,人们最初的情绪反应通常是自卑,觉得自己被归为软弱无能之辈。实际上,一个人是否患有心理障碍,并...【详细】
|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