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9 来源:太原安定医院 我有问题要问医生>>
面对厌学、躺平、抑郁在家的孩子,网上有些说“父母不用管他,他自己会出来”,这种观点我很不认同。青春痘长在哪里不痛?当然是别人的脸上。
父母不对自己孩子负责,没人会对你负责!
一个学生厌学、躺平、抑郁,一定是发生了事情,事情还不是一件两件,时间也不是一天两天。每个个体在厌学躺平前,都经历过压力期、焦虑期。
这种压力和焦虑,长期没有发泄渠道,就会导致人身心疲惫,进而认知负性和神经紊乱,慢慢会引起躯体反应。
面对这样的孩子,如果长期宅在家,尤其不与外界接触的学生,最怕引社会功能退化,就是大麻烦。这对孩子,对一个家庭,都不是好事。所以父母一定要积极去做三方面。
01释放情绪
释放情绪,是让人身心轻松的过程。面对在家的孩子,父母想办法,让积蓄在孩子心中的压力释放出来。让孩子释放情绪有效的做法是,父母给孩子道歉。比如说:
“对不起!以前我太多要求,没有去看你的想法;
对不起!以前是我太自我,总是认为我是对的,忽略你的感受。“
每次找一个点,认真道歉,道歉后真听孩子讲,千万不要去解释、去辩解。道歉后认真听孩子讲,听孩子说,孩子说得越多越好。道歉要反复进行,抓机会进行。
道歉,就像被压制的弹簧放开会来回摆动,这就是积蓄能量释放过程。道歉过程中孩子有情绪,在安全前提下,摔点东西这些都没啥。
02找根源
在释放情绪过程中,让孩子讲具体的事情事件。孩子讲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事件。父母学着去问:
这个事情你的认为是什么?你的看法是什么?
让孩子讲出心中的看法和认为,这些认知、看法,就是背后的根源。这些认知看法,也是情绪的根源。
孩子讲认知和看法,不管对和错,都不要反驳,不要讲道理,更不要去评判!
孩子讲完认知看法后,问他觉得该怎么做?孩子讲自己解决方案,这里面就隐藏他的期待渴望,也隐藏他曾经的经历和创伤。
这些都是他厌学、躺平、抑郁背后的根源。孩子经历的事情事件多,时间跨度大,这些都需要反复做。
03建立行动
宅在家里的孩子,最怕长期呆在封闭的家庭环境里,慢慢不和社会接触。
越不接触越自闭,越自闭父母就越难。长期自闭,社会功能退化,要回归正常生活就更难。所以父母要想办法与孩子建立户外的行动,比如跑步、打球、爬山,当然行动要建立在安全和孩子愿意的基础上。
这里有个小妙招:就是让需求和行动结合。
孩子喜欢打游戏、看手机,每天要3小时、5小时,可以满足他。但可以和他约定,打3小时游戏后,要一起出去跑步或打羽毛球或骑行1小时。如果孩子想买pad、想买手机,条件允许可以满足,但要求每周出去爬山、义卖、去孤儿院等等。所有行动目的,是把孩子带出接触外界。一方面让人的感官系统(眼睛/耳朵/身体)不断有新信息刺激,一方面促进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等神经递质分泌,让生理系统得到协调,促进人的状态变化和提升。
孩子在家,父母千万不要听 “他自己会出来”这样的话。事情已经发生,这是结果也是现象。想办法走进孩子内心,找到问题根源,给予孩子关爱、给予力量,建立行动,才是正途。
孩子在家,考验父母的觉醒,考验父母的耐性,考验父母的方式方法。父母是发动机,只要自己不熄火,孩子就能走出来!《想要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 0351-5632239 或者在线沟通。
更年期综合症不治疗有什么危害?更年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时期的女性脾气暴躁,蛮横无理,极易导致家庭分裂。女性更年期后...【详细】
在了解到自身存在心理障碍后,人们最初的情绪反应通常是自卑,觉得自己被归为软弱无能之辈。实际上,一个人是否患有心理障碍,并...【详细】
|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