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0 来源:太原安定医院 我有问题要问医生>>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都渴望成为情绪的主宰,冷静而从容地应对一切。然而,现实却常常给我们沉重一击,很多时候,我们越是努力控制情绪,情绪反而像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让我们陷入崩溃的边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指出,学会 “情绪接纳” 比压抑更重要,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奥秘。
PART 01控制情绪的 “陷阱”
在崇尚 “克制” 的文化氛围中,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控制情绪,认为表露情绪是脆弱、不理智的表现。于是,当焦虑、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袭来时,我们本能地想要将它们压抑下去,迅速逃离这些不愉快的感受。
但大脑的运作方式却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 “白熊效应”,当你被要求 “千万别想一只白色的熊” 时,你的脑海中反而会立刻浮现出白熊的模样。情绪亦是如此,当我们对自己说 “不要焦虑”“不要生气” 时,大脑的 “抑制系统” 启动,可它越努力工作,“激活系统” 就越会提醒我们正在抑制的情绪,结果适得其反,让这些情绪变得更加浓烈。
情绪是一种能量,它遵循 “能量守恒” 原则。强行压抑情绪,并非将其消除,而是筑起一道堤坝,将情绪的能量暂时阻挡。这些能量并不会凭空消失,它们会在潜意识深处积蓄、变形,最终可能以更具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出来,比如突然的情绪失控,或者转化为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长期疲劳等,甚至埋下焦虑症、抑郁症的隐患。
PART 02情绪控制背后的心理学真相
当我们试图压抑情绪时,大脑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涉及到大脑中两个关键区域的 “博弈”:负责情绪反应的杏仁核,以及负责情绪调节的前额叶皮层。
杏仁核如同情绪的 “油门”,一旦被激活,便会迅速引发愤怒、恐惧等冲动情绪。而前额叶皮层则像 “刹车”,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在杏仁核被激活时,评估当前情境,抑制那些不合时宜、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冲动。
更年期综合症不治疗有什么危害?更年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时期的女性脾气暴躁,蛮横无理,极易导致家庭分裂。女性更年期后...【详细】
焦虑症的特征表现为过度恐惧或焦虑,并且可能会引发负面的行为和情感后果。以下为您呈现几种可被诊断的焦虑症类型: 广泛性焦虑...【详细】
|
|

太原安定医院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