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3 来源:太原安定医院 我有问题要问医生>>
很多自伤行为是偶发的,一生中只发生过一次或数次。比如,有的人在极度愤怒时可能用手捶墙。而有些是重复发生的自伤行为,往往从青春期开始,用来调节情绪、人际关系和逃避压力。想要阻止孩子的“自伤”行为,就需要充分了解和重视孩子们的内心想法:
01惩罚自己
发生一件事,认定那一定是自己的错,在强烈的自责感、内疚感的驱使下,会通过自伤来惩罚自己,就好像正义的人们用法律制裁猖狂的作恶者。
02宣泄情绪
-当伤害身体制造疼痛时,人体会释放内啡呔,这种神经化学物质有止痛的效果,让人心情平静下来并产生欣快感。一个经常感到空虚、烦躁和抑郁的青少年,可能不自觉地通过击打自己的身体、割伤自己、拔头发等产生痛觉,并感受到了一种平静和欣快。于是,伤害自己的身体逐渐成为解决情绪痛苦最迅速的途径。发展到后来,即使没有情绪上的痛苦,一个人也可能想通过自伤行为来获得快乐和平静。甚至在部分青少年中,自伤反而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强者表现,显得很酷,包括在群上分享自伤后的照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关键词“拔毛癖”,你会发现有一些人拔毛成瘾。
03自我暴露
孩子都擅长伪装,发生自伤也很少暴露出来,但如果获取了孩子的信任,就会让你发现他的自伤行为。或是因为她们把你当作是自己人,抑或是通过自我暴露的方式寻求关注,寻求他人的帮助。
04习惯性自伤
经历过屡次自伤后,一旦遇到事情不尽他意就会自伤。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这种反应模式。更有甚者,哪怕没什么事情发生,看到锋利的物品,也会想要伤害自己,逐渐演变成成瘾性自伤。
05一种沟通方式
很多青少年遇到痛苦时不会向别人倾诉,而是将它们压抑下去,或者试图通过冥思苦想来自己解决。一些青少年羞于向别人求助,认为求助是弱者行为。通过自伤并被别人发现,父母或周围人会焦急地询问,他们才会有勇气去表达内心的痛苦。另外,很多父母在情感上忽略孩子,不理解孩子的情感痛苦。于是,孩子只能通过自伤的方式让父母真正能明白。比如一个孩子无法在学校待下去了,但母亲却逼着孩子去学校。孩子无奈之下,在厕所里割伤了自己的手腕,被人发现送到了医务室。直到那一刻,母亲才真正收敛了她的逼迫行为。有些孩子会通过自伤来确认父母是否真的关心他们。当他们看到父母因为他们的自伤而感到痛苦时,他们才能真正确认父母对自己的爱。
06逃离压力和环境
学业竞争、考试压力、人际冲突,青少年遇到了很多的挑战,产生了很多的困扰。如果通过自伤,能够离开那个折磨人的压力、环境或人际关系,更是一种简便的做法。
更年期综合症不治疗有什么危害?更年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时期的女性脾气暴躁,蛮横无理,极易导致家庭分裂。女性更年期后...【详细】
最近我们在后台收到一位粉丝的留言:"明明生活一切正常,但总是突然想哭,在地铁上、开会时、甚至半夜醒来都会莫名其妙流泪,我...【详细】
|
|

太原安定医院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