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28 来源:太原安定医院 我有问题要问医生>>
(一)儿童期(0-12岁)
出生-5岁——心理问题多与家庭教育方式以及父母关系状态有关,主要以行为障碍为主,包括缄默、多动、攻击、刻板动作和退缩行为等。
5-12岁,主要受家庭教育和学校环境影响,父母和老师的态度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发育至关重要,这个时期容易出现孤僻、胆怯、焦虑、强迫和恐惧症等问题。
(二)青春期(12-18岁)
青春期面临升学、就业、恋爱与交友等方面的压力,需要迅速扩充知识并适应社会,尝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压力导致我们的青少年情感脆弱,喜怒无常,情绪波动过大。
2019年2月22日,中科院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报告指出,随着年龄增大,以中国心理健康量表衡量的心理健康指数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8~25岁组的心理健康指数低于其他各年龄段;抑郁水平呈现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这一结果提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多发,需要重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
温馨提示:如果本文无法解答您的疑惑,您可以咨询在线专家,太原安定医院专家将与您及时沟通,根据病情推荐治疗方案。
更年期综合症不治疗有什么危害?更年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时期的女性脾气暴躁,蛮横无理,极易导致家庭分裂。女性更年期后...【详细】
01预防抑郁症应坚持合理运动 运动能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疏泄负性心理能量,有效防止抑郁症...【详细】
|
|

太原安定医院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