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22 来源:太原安定医院 我有问题要问医生>>
在心理学领域,这一现象被称作躯体化症状(Somatization)。当心理压力积攒过多,情绪问题极有可能悄然 “变身”,化为身体上的种种不适。
实际上,躯体化症状在人群里并不罕见:约 60% 的抑郁症患者会遭受身体疼痛的折磨,焦虑症患者中,胸闷、心悸的发生率更是高达 40% 。
过往那些长久积压的焦虑与伤痛,身体从未将它们遗忘。
01肠胃:「厌恶情绪」的承载地每到考试季,医院的心理门诊总会迎来不少因胃痛前来就诊的学生。考试前后,紧张焦虑的情绪总会让他们胃部难受,甚至疼痛难忍。
背后的 “元凶”,大概率是心理压力在暗中捣鬼。就拿胃酸倒流(GER)来说,也就是俗称的 “烧心”,常在饭后、喝咖啡或饮酒后发作,胸部或胃部会涌起灼热感,胃酸还会往咽喉蹿,令人不适。它可不单单和饮食挂钩,还被视作一种 “情绪病”。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高风险焦虑组的受试者,反流症状风险增加超 4 倍,高风险抑郁组的风险也近乎提升 3 倍,足见情绪对胃部健康的影响力。
Lauri Nummenmaa 等人于《PNAS》发表的研究,更是深挖了情绪与身体的隐秘关联。他们绘制出 “人体的情绪地图”,邀请参与者汇报体验不同情绪,像是愤怒、恐惧、幸福时的身体感觉,再用 emBODY 技术精准标注。结果发现,肠道的感觉在厌恶情绪里格外突出。
所谓具身化(Embodiment),指的是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紧密相连,二者能相互激活。
▷ 具身化(Embodiment)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强烈联系,人体可以通过生理体验来激活心理状态,反之亦然
从进化视角看,人类的肠胃堪称 “第二大脑”(情绪脑),即便大脑已高度复杂,肠胃依旧肩负着调节感受的重任,所以焦虑时,胃部才会难受、疼痛。
在部分文化语境里,精神类疾病常被污名化,人们难以直白袒露情绪,即便心理 “生病”,也会迫于社会压力,将感受藏起来。情绪虽难被察觉,但其留下的痕迹,早已刻在身体之上。
▷ 《这个杀手不太冷》
02头痛:情绪被压抑太久
不少人都有过这般体验:压力如山时,脑袋沉重、紧绷,剧痛袭来,可跑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明显生理问题。这类头痛往往和心理困扰紧密相连,被叫做心理性头痛或躯体化头痛。
长期的情绪压力与心理负担,会干扰神经系统活动,进而诱发头痛。尤其在焦虑、抑郁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致使肌肉紧张、血管收缩,最终引发紧张性头痛。
不仅如此,慢性压力还会改变个体对疼痛的感知阈值,让人对头部不适更为敏感。一项针对躯体化症状的研究指出,患有焦虑或抑郁的人中,约 40% 会频繁报告头痛症状。
▷《我有一只叫抑郁症的黑狗》
头痛还可能让心理不适加剧,越关注头痛,心理压力越大,头痛也就越发厉害。
文化背景也在影响人们对躯体化头痛的感受与表达,在东亚文化里,由于社会对心理问题接纳度低,大家更习惯用 “头痛” 描述内心焦虑,头痛成了契合社会规范的情绪表达方式,也化作心理痛苦的隐喻。
认知行为疗法(CBT)对缓解这类头痛效果显著,能帮患者识别、改变不合理认知模式,减少对头痛的过度聚焦,当头痛再现,放松训练、正念冥想不失为好办法。
03呼吸困难,暗示你该跑了
“胸口像压着大石头,喘不上气。” 长期身处压力中的人,常常没法深呼吸,胸部紧绷,还伴有心悸。这种感觉十分吓人,毕竟看起来和心脏病、肺部疾病沾边。
胸闷与焦虑、恐慌情绪关系匪浅,约 30%-40% 的焦虑症患者会报告胸闷或类似症状。面对压力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身体瞬间进入 “战斗或逃跑” 模式。▷《Shrink~精神科弱井医生》
胸闷还可能和恐慌发作(Panic Attack)有关联,一项研究发现,超 80% 的恐慌发作患者发作期间会明显胸闷,这又加重他们对健康的担忧,陷入 “焦虑 - 躯体化 - 恶性循环”。
认识并表达情绪,呼吸才会更顺畅。治疗师帮创伤患者缓解躯体化症状时,引导患者回忆与症状相关情境,唤起愤怒、无助感,胸闷症状往往就能减轻不少。
更年期综合症不治疗有什么危害?更年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时期的女性脾气暴躁,蛮横无理,极易导致家庭分裂。女性更年期后...【详细】
典型的抑郁症并不难识别,但多数抑郁症患者并不总是表现为终日唉声叹气、以泪洗面和寻死觅活。许多抑郁症的表现形式不易被察觉。...【详细】
|
|

太原安定医院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