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挑战和压力,精神心理疾病是其中之一。最常见的4类精神心理疾病主要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抑郁发作、焦虑障碍及双相情感障碍。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些疾病的常见症状及干预措施,为儿童、青少年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关爱。
常见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持久,上课容易分心、走神,难以维持在一个任务上,经常会丢三落四等。
多动:静坐困难,坐不住。这种多动并不需要外部刺激,可以自发产生。冲动:难以控制冲动行为。如不能耐心等待、时常不分场合的插话、难以按规定顺序做事情。
早期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和经典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1.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律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计划,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时间和任务。
2.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孩子释放多余的能量,进而减轻多动症状。
3.家长还可以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减少干扰和刺激,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专注力。
4.对于一些症状比较严重的儿童、青少年,可以配合感统训练,必要时可考虑使用小剂量的精神药物。
总之,如果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出现学业和行为问题,需要及时进行ADHD评估。同时,家庭和社交支持对于孩子的疾病康复很重要,如家长要及时肯定孩子的优点和努力,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典型症状
情绪低落:持续的、无法解释的情绪低落,感觉沮丧、开心不起来。兴趣减退:对平常喜欢的活动或爱好失去兴趣,丧失对生活的热情。精力、体力下降,时常感觉疲劳,即使在充分休息后也难以恢复精力。自我价值感下降:自我评价低,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没有意义。注意力不集中:做事难以集中注意力或难以作出决策。睡眠问题:可能出现失眠或过度睡眠,睡眠质量下降。食欲变化: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或过度进食,导致体重波动。想法消极:可能会出现自杀的念头,或者出现伤害自己的行为。
早期干预
家长要积极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情绪,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理解,不要贬低或忽视孩子的感受。并且,及早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至关重要。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抑郁发作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专业医生经过评估后,会根据病情,为孩子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抑郁发作患儿的治疗与护理是相对系统的工程,家长、学校和医疗机构需要持续关注孩子的情况,随时调整治疗计划以适应患儿的需求。
典型症状
过度担心:持续和无法控制的担忧,即使没有明显的原因也会感到紧张不安。回避:回避可能引起焦虑的情境或活动。心理恐惧:可能出现对特定事物、情境或社交场合的恐惧感。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者容易分散。躯体不适:可能出现头痛、胃痛、肌肉紧张、心悸等各种躯体上的不适感。睡眠问题:可能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或频繁醒来。
早期干预
1.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儿童、青少年释放紧张的情绪,提高心理韧性及灵活性,减轻焦虑症状。
2.良好的社交支持可以减轻焦虑感。鼓励儿童、青少年与家长及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学会分享感受,学会寻求支持和理解。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适度的放松自己,避免过分追求完美。
4.合理使用电子媒体,避免沉迷于虚拟世界。
典型症状
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与成年人类似,也可以表现出一些特定的差异。
躁狂相:感觉异常兴奋和高涨,可能会出现自我夸大和过度自信;思维变的异常活跃,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出现冲动行为,甚至出现危险行为;睡眠需求减少,可能出现失眠。
抑郁相:感到极度悲伤与绝望。思维速度缓慢,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出现学业下降;对平常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也可以出现睡眠困难或过度睡眠;也有可能出现食欲的下降,体重减轻等。
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波动可能非常剧烈,从极度的兴奋到深度的绝望。
早期干预
1、适当减少孩子面临的应激和压力。2、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计划,规律作息和饮食。
3、鼓励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积极寻求情感支持。
4、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孩子学会应对情绪波动和情绪管理技巧,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5、家长和学校老师也需要适当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以便更好的理解、关爱、支持儿童、青少年患者。《想要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 0351-5632239、15503475603 或者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