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强迫症怎么治疗

时间:2018-07-15   来源:太原安定医院  我有问题要问医生>>  

  强迫症是现在很多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可归纳为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强迫症出现后给患者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患上了强迫症后,一定要及早的选择正规的医院接受科学治疗。目前,治疗强迫症的方法有很多种,那得了强迫症怎么治疗?

得了强迫症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

  (1)氟西汀(百忧解):氟西汀的治疗量为20~80mg/日。

  (2)氯羟安定:氯羟安定的治疗量为1~2mg/日。

  (3)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同时对伴随的抑郁症状也有治疗效果。氯丙咪嗪的治疗剂量为150~300mg/日,分2次口服。开始用时剂量宜小,逐渐加量。

  2、心理治疗

  (1)刨根究底法:反复询问强迫症患者幼时受过的伤害性事件;幼时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性事件;幼时与你仇恨的人和你歉疚的人在一起生活的经历。同时你还应该探究症状的初起因和隐藏的含义。

  (2)行为中止法:行为中止法是用毅力强行中止强迫行为的自控方式,当强迫行为出现时,心里就默念:“我不害怕,我能控制住它,它不是我的对手”用顽强的意志强行中止强迫行为,由此来抵抗强迫症。

  3、三步阶梯法治疗:即一针二灸三巩固。

  “一针”指针刺,结合强迫症患者辨证选穴。

  “二灸”指艾柱灸,即以艾绒等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治病。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中医专家认为强迫症为正气已虚,复感邪气所致。治疗上应补益正气以治其本。《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寒者热之,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故治疗强迫症宜灸之以增强正气,加强疗效。

  “三巩固”是指埋皮内针以巩固疗效。皮内针法是后世医家根据内经“浮刺”与“久留针”相结合发展而成的,是皮部理论与腧穴理论相结合的具体运用。《素问·离合真邪论》篇曰:“静以久留”。

  以上就是关于得了强迫症怎么治疗的具体介绍,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强迫症危害严重,患上强迫症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接受诊治,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尽量的避免因错误治疗给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果您还有困扰的地方,请咨询太原安定医院的在线专家。

上一篇:太原强迫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下一篇:太原强迫症怎么治疗

温馨提示:如果本文无法解答您的疑惑,您可以咨询在线专家,太原安定医院专家将与您及时沟通,根据病情推荐治疗方案。

关键词标签:

0
最新文章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强迫自己做完某件事,对于正常人来说,强迫自己的行为、情绪、动作是一种正常能力,而相对于患有强迫症...【详细】

相关文章
强迫症怎么自我调节_强迫症治疗

强迫症怎么自我调节?强迫症是现代社会很常见的心理疾病。强迫症患者有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两种表现方法,不管是哪一种,都给...【详细】

太原安定·名医堂
郭红利 主任医师

郭红利 主任医师

郭红利 主任医师 原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专家... [详细]

张永康 省优专家

张永康 省优专家

山西省“三晋英才”高端领军人才... [详细]

渠玉蓉 主任医师

渠玉蓉 主任医师

原山医大一院精神科专家,原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病区主任... [详细]

刘佳云 主任医师

刘佳云 主任医师

太原安定医院内科主任,原太原市人民医院心肾内科主任太原市医学学科带头人... [详细]

吴丕成 中医副主任医师

郭艾萍 主任医师

擅长运各种原因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及后遗症、癫痫、头晕失眠焦虑等疾病的诊治。... [详细]

侯玉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侯玉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长期从事心理、教育咨询与培训方面工作,系统接受心理咨询专业理论和实操培训... [详细]

范春云 主治医师

范春云 主治医师

太原安定医院病区主任,原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 [详细]

闻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闻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闻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太原安定医... [详细]

刘永亮 心理咨询师

刘永亮 心理咨询师

刘永亮 太原安定医院心理咨询师... [详细]

王娟 心理咨询师

王娟 心理咨询师

王娟 太原安定医院心理咨询师... [详细]

太原安定·来院路线
医院地址:太原市五龙口街109号
咨询电话:0351-5632239 详细乘车路线 >
疾病导航(疾病知识库搜索,开展各种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
精神疾病诊疗中心:
神经疾病诊疗中心:
心理疾病诊疗中心:
太原安定医院
地址:太原市五龙口街109号(五龙口街与太行路十字路口东    
预约电话:0351-5632239 咨询QQ: 963566999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