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照顾小儿多动症的饮食呢?

时间:2016-08-09   来源:太原安定医院  我有问题要问医生>>  

  很多孩子生病之后如果不好的饮食往往耽误疾病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一个家庭,甚至社会了,有的时候日常的饮食保健是很重要的,但是也有的父母根本不清楚怎么样照顾儿童多动症患者的饮食,下面就让我们的专家针对小儿多动症患者的饮食给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怎样照顾小儿多动症患者的饮食?

  1、百合、甘草各10g,大麦30g,红枣15g,加水适量煮水服,1次/日,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或以猪脊髓,淡盐蒸服适量,适用于肾阴不足、肝阳偏旺之多动症。

  2、龙眼肉500g,白糖50g,将龙眼肉放碗中加白糖,反复蒸晾3次,使色泽变黑,将龙眼肉再伴少许白糖装瓶备用,每天服2次,每次4~5颗,连服7~8天,或芡实100g,甘草18g,大枣15枚,水煎服每天早晚分服,连服数天。适用于心脾气虚之多动症。不能确定自己得了什么病?点此寻求专家的帮助.................

  3、竹笋15g,荸荠9g,红糖适量,水煎饮汤,每天1次,连服。适用于湿热内蕴、痰火扰心之多动症。

  4、鱼鳞膏:将青鱼、草鱼或其他具有较大的鱼鳞片的鱼洗干净,加清水500ml,煮沸15~20分钟,捞去鱼鳞。鱼鳞汤冷却后结成膏状。食用时可稍加酱油,麻油凉拌,也可以加糖,放入冰箱中片刻,作为冷饮能补脑强身。

  5、虾壳汤:虾壳15克,蔓蒲、远志9克,水煎服,每天1次,久服有效。

  6、猪肉莲子汤:瘦肉75克,莲子30克,百合30克,共放砂锅内加水煮汤,调味食用,每天1次,连服。

  7、参蛋汤:太子参15克,红枣15枚,鸡蛋2枚。置锅内加水同煮,蛋熟后取出蛋壳,再加入同煮片刻,即可以吃蛋喝汤,每天1次,久服可见效果。

  8、泥鳅炖豆腐汤:泥鳅500克,白萝卜250克,豆腐250克,加食盐少许,水适量,炖熟后食用。点击咨询,北京三甲名医教你................

  9、三七脑髓汤:用新鲜猪脑或羊脑一具或半具,三七粉3克,加少许食盐、葱、姜蒜等调味品,隔水炖熟,当菜吃。

  小儿多动症的饮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上面提到的饮食保健内容呢,能够帮助很多的儿童多动症患者病情得到很好的恢复,如果不讲究正确的饮食,对于孩子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知道如何饮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要注意这样的饮食健康。

  【温馨提示】如果文章让您有不清楚的地方,太原安定医院特别开设专家在线咨询服务,由资深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并根据病情给予专业个性化的指导意见。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可以拨打我院可拨打24小时康复热线:0351-5632239或者联系咨询QQ:963566999,祝您早日康复。

上一篇:关于小儿多动症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如何预防小孩多动症的出现?

温馨提示:如果本文无法解答您的疑惑,您可以咨询在线专家,太原安定医院专家将与您及时沟通,根据病情推荐治疗方案。

关键词标签:

0
太原安定·名医堂
郭红利 主任医师

郭红利 主任医师

郭红利 主任医师 原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专家... [详细]

张永康 省优专家

张永康 省优专家

山西省“三晋英才”高端领军人才... [详细]

渠玉蓉 主任医师

渠玉蓉 主任医师

原山医大一院精神科专家,原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病区主任... [详细]

刘佳云 主任医师

刘佳云 主任医师

太原安定医院内科主任,原太原市人民医院心肾内科主任太原市医学学科带头人... [详细]

吴丕成 中医副主任医师

郭艾萍 主任医师

擅长运各种原因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及后遗症、癫痫、头晕失眠焦虑等疾病的诊治。... [详细]

侯玉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侯玉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长期从事心理、教育咨询与培训方面工作,系统接受心理咨询专业理论和实操培训... [详细]

范春云 主治医师

范春云 主治医师

太原安定医院病区主任,原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 [详细]

闻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闻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闻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太原安定医... [详细]

刘永亮 心理咨询师

刘永亮 心理咨询师

刘永亮 太原安定医院心理咨询师... [详细]

王娟 心理咨询师

王娟 心理咨询师

王娟 太原安定医院心理咨询师... [详细]

太原安定·来院路线
医院地址:太原市五龙口街109号
咨询电话:0351-5632239 详细乘车路线 >
疾病导航(疾病知识库搜索,开展各种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
精神疾病诊疗中心:
神经疾病诊疗中心:
心理疾病诊疗中心:
太原安定医院
地址:太原市五龙口街109号(五龙口街与太行路十字路口东    
预约电话:0351-5632239 咨询QQ: 963566999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731号


★ 晋ICP备13007918号 ★